成都公安扁平化指挥平台
“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10”,这是一句人人都知道的话。我们知道的是,拨打110后的几分钟内会有民警处理警情,但一通简单的电话之后,一整套复杂的指挥系统是如何复杂运作的却鲜为人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水平日益提升,高科技、现代化也融入了现代警务工作中。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以具有成都特色的“1362”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为基础,以情报、指挥、网安、宣传“四个中心”一体化运行为引领,充分发挥“司令部、作战部、服务部”的功能定位,以权威、灵敏、高效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符合成都实际、具有成都特色的实战指挥情报体系和高效快捷的扁平化指挥平台。
一线故事
指挥战线“老同志” 牵头打造新系统
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我市中心城区正在执勤中的交警、特警快反突击小组、110巡逻小组的民警的运动轨迹、警员姓名和装备配置等信息均实时呈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指挥科副科长何黎波看着不停变化的大屏幕,时刻准备着下一通电话到来时及时作出反应和指令下达。
今年43岁的何黎波已经是市公安局指挥战线的“老同志”了。1997年入警后,他就被分配到了刚刚成立的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转眼间20年过去,他也和指挥中心一同成长起来。对于现在正在使用中的现代化情报体系和扁平化指挥平台,相比于其他民警何黎波还有更加深厚的感情,因为这套系统的打造和优化完善,就是由他牵头进行的。
何黎波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在指挥中心的工作让他能够将大学所学好好施展一番。2010年,何黎波提出了在“110三台合一报警指挥系统”基础上新增重大警情系统的建设需求,并牵头组织系统建设。这一系统的建成使用,实现了重大警情一键式指令下达,指挥调度全流程记录等功能,提升了警情整体的处置效能,提高了及时有效处理报警群众合理诉求的能力,加强了对警情现场处置的掌控能力。2012年,何黎波牵头试水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组织人员开发了勤务报备系统以及智能指挥系统模型,为扁平化指挥调度平台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经过近3年的开发建设,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看得见、呼得通、调得动”的基本需求。
至今,全省各市州都在推广运用此系统,成都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走在了全国公安系统的前列。自主研发的《基于PGIS的扁平化指挥调度系统》被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公安部信息通信中心列为应用与实战经验转发,使成都走向全国。
记者探访
打破警种、层级限制 实现扁平化指挥
实战指挥情报体系和扁平化指挥平台究竟在日常的警务工作中是如何使用的?相比于以前便捷高效体现在哪些地方?本报记者也特别前往指挥中心进行了打探。
当群众拨打报警电话后,指挥中心接警后便可根据群众的报警地点或对方的描述进行实时定位。同时,该区域内的所有监控探头和在附近的警力部署将自动在大屏幕上显示,指挥中心民警只需要点击鼠标,便可以从多个角度实时观察现场情况,还可以与现场民警实时沟通协调,“以前只能通过报警人的描述来判断现场情况,可视化指挥系统的运用,给警方判断现场、部署警力提供了有力支持。”民警表示。对于重大警情,指挥中心一改以往指令需要层层下达的方式,负责人可直接向一线警员下达指令,一线警员第一时间响应,全面实现点对点高效指挥,确保一旦有突发事件能快速处置。
从无到有、从概念到实体、从建设到应用,以信息化主导的扁平化指挥理念,带来了公安战斗力的又一次飞跃。2014年开始,我市以“看得见、叫得通、调得动”为目标,打造新的指挥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打破警种界限,变层级指挥、多头指挥为直接指挥、统一指挥。成都警方开始大换装,移动手机110报警定位、卫星单兵图传、车载终端3G/4G无线图传等设备先后投入使用。
近年来,在省公安厅指导下,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部署开发了集电子地图、警力定位、视频应用和无线对讲等功能为一体的扁平化指挥调度平台,创新实行了分级分类处警机制、短信推送机制、回访评价机制,全面提高了接处警质效。在指挥中心,特警、反恐、刑侦、治安、消防、交管等各部门均是24小时有人值守。若遇重大突发事件,各部门不仅能够综合研判,还能够联合指挥、及时调动多部门力量实施精确打击,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帮助基层提升工作处置效率,市公安局指挥中心还特别设置了线索核查分流机制,将非警务类报警和警务类报警分离开,以保证真正需要帮助的报警群众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警力分配。2017年以来,成都市共分流非警务求助警情11万件,在为基层减负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据统计,2013年以来,成都市违法犯罪警情得到有效遏制,上涨幅度逐年递减,并在2017年实现大幅下降,“以打促防”的主动型警务模式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李旻 摄影:刘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