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网络产品收集用户信息应明示并取得同意
1月3日,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和2018年关键词预测刷爆朋友圈。然而,很多人都没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签了一个“服务协议”。一旦同意这个协议,就允许支付宝收集你的信息包括在第三方保存的信息。
原本一场“全民自我秀”,却被人发现其中的“授权漏洞”“隐私保护漏洞”,引发了支付宝是否侵犯消费者选择权,“套路”用户数据的质疑。
对此,律师表示,按照《网络安全法》,网络产品、服务收集用户信息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且应当将重要条款进行显著标识,不能让用户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就同意。
事件 你可能“被同意了”
1月3日下午,北京市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微博发文指出,账单首页一行特别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且已经被默认选择“同意”。
岳屾山称,账单的查看和《芝麻服务协议》没有关联性,就算取消同意,依然能够看到年度账单。但如果你没注意到,就会直接同意这个协议。
根据协议,你使用服务就等于接受协议,他们可以直接向第三方提供你的相关信息,可以将你的全部信息进行分析并推送给合作机构,有权不支持你撤销第三方的信息查询授权,哪怕是服务终止后,他们仍可继续保留你的信息和数据。当提供给第三方信息产生不良后果时,他们是一样不用担责,产生的风险,得由你自己担着。不管你的年度关键词是才华、是潮,是远方,还是小确幸,都不能幸免。
声音 有侵犯消费者选择权之嫌
不少网友在知悉自己有可能“被同意了”的第一反应也是十分担心,一些网友回帖称,的确并未看到该授权选项,支付宝的做法不够正当。
岳屾山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选择权,而不是商家替消费者选择。“‘芝麻’信用不给用户了解条款的机会,直接让默认同意,或有侵犯消费者选择权之嫌。
上海澜亭律师事务所律师吕鑫玲也认为,支付宝默认同意的做法不合理,没有尽到合理的提醒告知义务。直接默认勾选同意没有给到消费者足够了解条款的机会。
或存在隐私保护疏漏
“乍一听就会联想到信息被出卖给第三方应用的情景,不过等认真看了下之后发现都是些常规的授权,但支付宝作为一个全民应用,我还是很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毕竟现在互联网信息被窃取的事情非常多。”一名用户表示。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如果用户没有开通过芝麻信用,点击同意,的确会一次性授权给芝麻信用其在支付宝产生的信用数据。蚂蚁金服在这一环节或存在隐私保护疏漏。
回应 初衷没错方式愚蠢
1月3日23点34分,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对此作出了回应,这个做法“肯定是错了”。其解释,本来是希望让用户知道,只有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支付宝年度账单才可以展示他的信用免押内容,“初衷没错但用了非常不恰当的方式,愚蠢至极”。
芝麻信用的微博回应称,目前已经调整了页面,取消默认勾选;如果已经被默认勾选,可以在【支付宝客户端-我的-芝麻信用-信用管理-授权管理】中找到“支付宝”这个选项,然后取消这个授权。
12点07分,支付宝转发芝麻信用微博称,“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起承担”。
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公关经理向媒体表示,是否同意《芝麻服务协议》会造成年度账单显示中是否含有“蚂蚁信用”的内容显示。而之所以会出现该授权说明,是因为蚂蚁信用与支付宝相关独立,因此进行授权说明。
该公关经理还称,事实上很多支付宝用户同时也是“蚂蚁信用”服务的用户,并有过与第三方服务的授权协议,而支付宝客户端一直可以进行取消授权的操作,“支付宝作为一个国民应用,是绝对不会故意不让用户取消授权的。”
观点 信息收集须经用户同意
据报道,互联网平台惯用“捆绑”行为。例如在互联网飞机票销售中捆绑搭售保险,在购物网站会员注册过程中默认发送优惠信息等选项与之类似,12306官方平台也在售卖火车票的过程中为乘客自动勾选保险销售选项。
2017年12月,携程旗下的携程保代曾因为在携程平台违规捆绑销售保险遭到保监会的40万元处罚,原因主要是携程保代未明确披露承保公司、代理销售主体信息以及未明确披露所售保险产品的合同条款、批备编号信息的行为,违反了《保险法》规定。
携程事件之后,去哪儿等多家在线旅游代理商(OTA)的捆绑搭售行为仍然存在,不过在保险产品相关信息、保险公司披露等方面有所明确。
目前,支付宝与芝麻信用之间的“捆绑”,还不涉及销售利益获取,主要的问题在于用户数据的共享和隐私获取。《网络安全法》中有明确规定,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等,其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的,还应当遵守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事实上,支付宝也获得了用户“同意”,但质疑焦点在于其获得的方式,导致很多用户惊呼“被同意”“被套路”了。
岳屾山称,根据《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规定,经营者应采用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对于信息收集,该规定要求经营者需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互联网平台应提醒消费者自己勾选,而不是默认勾选。”吕鑫玲表示,平台应当将重要条款进行显著标识,不能让消费者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就同意。
如今,大众对于自身隐私问题的关注正在觉醒,不再是泛泛质疑,而是认真查看隐私协议,了解如何可以关闭授权,真正履行自己知情同意的权利。有用户表示,收集用户信息的事情很普遍,阿里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而这件事说明,监督很重要。目前国内缺乏类似集体诉讼的法律,能让一个人较真,多数人受益,并且能对企业进行大额惩罚性措施,以法律形式勒令改正。
本报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