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杨大姐 把舞蹈跳进戒毒所
先鼓励后学习 学员喊她“杨大姐”
杨晓晴手把手教学员舞蹈动作
谢汀兰王子强本报记者赵文文/图
“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你的眼神要随着自己的右手移动。”5月10日,眉山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眉山所)管理区操场上,46岁的杨晓晴和民警正在帮助三大队戒毒人员编排舞蹈动作和调整队形。她一会儿鼓励,一会儿手把手教学,一会儿自己示范舞蹈动作。半个小时下来,已是满头大汗。
下个月,所里就要举行体能康复舞蹈比赛了,最近杨晓晴天天忙着帮每个大队修改舞蹈动作。杨晓晴在眉山所工作了30余年,她和蔼、干练风趣,戒毒人员都亲切地称她“杨大姐”。跳舞30年 这次要教男学员跳舞
16岁开始学习跳舞,30多年的舞蹈生涯,让杨晓晴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由于喜欢跳舞,她还带着所里的女民警创立了公益性舞蹈队“美丽馨愿”。在舞蹈队,杨晓晴主要负责编舞、表演。下班时间,她和舞蹈队的女民警一起练习舞蹈,然后去养老院、学校、干休所进行舞蹈慰问。她所参加编排演出的舞蹈曾先后获得省市舞蹈比赛多个奖项。
2015年以前,杨晓晴一直在眉山所工会工作,从去年开始,全省戒毒系统开始大力推行体能康复训练,眉山所将热爱跳舞的杨大姐从工会调到了教育科,希望她能负责戒毒人员的体能康复舞训练。这个想法和杨晓晴不谋而合:“我一直喜欢跳舞,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创立一套符合戒毒人员的舞蹈,帮助他们体能康复呢?”
工作一开始,杨晓晴就遇到了困难。“戒毒学员都是男的,对于跳舞,许多人有保守心理。”杨晓晴说,平时管理戒毒学员的民警也是男士,而且大部分戒毒学员毫无舞蹈基础,他们积极性并不高。
杨晓晴没有灰心,在采访中她告诉记者,“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我首先想的是要让他们愿意跳舞,必须激发他们的热情,不然根本没法进行康复舞蹈的训练。”
针对戒毒人员体质差、情绪低落、无舞蹈基础等情况,杨晓晴经过思考,创新提出“三步走,零基础快乐学舞蹈”教学方式。
杨晓晴说,首先,她和民警一起鼓励戒毒学员找到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喜欢唱什么歌、喜欢跳哪种舞。“第二步就是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歌唱出来,喜欢的舞跳出来,虽然可能唱得不好,但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发泄和找回自信的过程。”最后,杨晓晴才让戒毒学员找搭档,融入集体,她就负责指导。“让戒毒人员通过体验集体编排节目的过程,主动敞开心扉,主动与人相处。”
杨晓晴说,经过差不多3个月的努力,她终于成功了。在教学中,杨晓晴和蔼、干练、风趣,深受戒毒人员的喜爱,大家都叫她“杨大姐”。
是舞蹈教练 更是知心姐姐
下午4点,在戒毒人员多媒体大厅舞台上,戒毒人员术信正在民警的带领下编排歌舞《怒放的生命》。20岁的术信是一个追求时尚的男孩,却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这是他第一次进戒毒所。然而这天的排练,术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杨晓晴发现异常,问术信:“你今天怎么了?嗓子没打开,还老忘记歌词。”术信告诉她,自己感冒了,杨晓晴叮嘱几句后就离开了。
结果没过多久,杨晓晴拎着一个袋子又回来了,袋子里面装的都是感冒药。让杨晓晴吃惊的是,术信竟然哭了起来。“我随口乱说的,我没感冒!今天是我农历生日!我想家!”术信边哭边说。
听完术信的话,杨晓晴一边安慰术信,一边组织在场的戒毒人员和民警一起为术信唱起了生日歌。一片歌声中,术信破涕为笑。
待术信心情稍稍平静,杨晓晴和他进行了谈话。当天晚上,术信将这次长谈的内容记在了日记里:杨大姐告诉我,要勇敢承认过去的错误,对毒品一刀两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只要全力去做了就不后悔。对生活要积极乐观,找回迷失的自己。
只要到大队去编排节目,杨晓晴总会利用休息的时间,问一问戒毒人员们最近的情况,和戒毒人员谈谈。她不仅是舞蹈教练更是知心姐姐,不止为戒毒人员在舞台上找回笑颜,更为他们在生活中找回欢笑。
(文中戒毒人员名字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