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夏菲妮蒋京洲陈博文/图
近1米8的个子,身着深蓝警服笔挺站立;高高的颧骨下方嘴角上扬,露出洁白的牙齿;红色绶带斜挎在胸前……今年10月31日,在“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现场,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侦署技术大队三级警长叶振飞当选10月中国“敬业奉献”好人。
去年至今,叶振飞参与勘查现场和检验鉴定案件400余件。而在12年的痕迹检验工作中,他更是出具过各类鉴定报告200余份,并无一出现偏差。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他对高新技术的运用,譬如:通过DNA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帮助破案41次,通过指纹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帮助破案22次。
11月2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叶振飞讲述了一起通过DNA技术破解的涉案上千万元的“零口供”案件。
螺丝头上DNA锁定千万元盗窃案嫌疑人
那是2015年2月9日,春节前的第十天。这天上午,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刑侦署接到辖区内派出所报案,一高档别墅区发生盗窃案,被盗住户丢失数块名贵手表、首饰等贵重物品以及大量外币,涉案财物价值超过千万元。由于涉案金额巨大,群众反响强烈,上级公安机关要求高新区公安分局在春节前破案。叶振飞临危受命,立即带领3名技术民警抵达现场进行勘查。
该案的中心现场已被严重破坏,想要快速破案并非易事。放置保险柜的衣柜是保存相对完好的证据,而保险柜上的破坏痕迹引起了警方重点关注。通过仔细观察,叶振飞推断嫌疑人的作案工具应该是砂轮切割机。随后,警方在别墅三楼卫生间发现的一台砂轮切割机和另一侧阳台上的砂轮切割机底座,印证了叶振飞的这一猜测。随着现场勘查的深入,民警又在衣柜的缝隙中找到一颗螺丝头。通过现场比对,叶振飞确定这螺丝头就是切割机上的。两天后,DNA实验室通过对所采集物证的检验,检测出一名男性的DNA。
接下来的几天里,通过反复观看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视频,民警的目光锁定在了一辆红色吉普车上。案发时段,该车曾从案发地附近离开,形迹可疑。警方立即对车辆进行追踪并迅速将嫌疑人朱某某抓捕归案,人赃俱获。但面对铁证,朱某某否认犯罪事实,并称是在该小区一别墅内拾得被盗物品。
此时,距离春节还有两天。因监控视频不具备人像辨识条件,面对嫌疑人的“零口供”,案件的突破变得困难。此时,叶振飞和同事从那颗螺丝头上获得的DNA信息起到了关键作用。成都市公安局DNA实验室对螺丝头上DNA物质与朱某某的DNA信息进行比对,作出了同一认定的结果。最终,这一DNA证据和其它外围证据形成一条严密的证据链,证明朱某某确为此案犯罪嫌疑人。此时已是春节前一天,真相水落石出,这起“零口供”盗窃案顺利告破。
技术渐入佳境200余份鉴定报告零偏差
14年前,叶振飞从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作为学校第一届刑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学老师将他领进了刑侦的“大门”,而毕业两年后从事刑侦工作,才算他真正的“修行”开始。
在涵盖内容极广的刑侦领域,指纹鉴定只是其中一隅。但就是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基础工作,要摸到其中的门道,也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学习思考。“处理指纹时应该有一个整体思路,什么样的载体,用什么样的方法让指纹显现,如果没想好就贸然去做,就有可能造成物证缺失。”叶振飞告诉记者,和在警校里学习时相比,真实的案发现场情况和未知因素更复杂。“在学校里,你不可能去满是油污的厨房环境中去提取一枚指纹,也不会有嫌疑人通过外面满是锈迹和油渍的燃气管道翻墙入室,而在管道上留下一枚似有似无的指纹。”他举例道。现在,每一次出现场,叶振飞力求做到室内现场至少勘查三遍,室外现场至少勘查两遍。“在案发现场,群众经常问我们的一句话就是‘这个案子破得到不?’”叶振飞的身体随着音调向上挺了挺,稍作停顿后继续说,“如果我能提取到精确的破案信息,我会回答,‘这个案子需要时间’这也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时候。”说完,叶振飞笑了起来。但是如果线索不充分,破案条件不好,他就会觉得尴尬和愧疚。
在12年的痕迹检测工作中,叶振飞先后参与各类现场勘查2600余件,出具各类鉴定报告200余份未有一份偏差,为多起重特大案件的顺利侦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以来,叶振飞共参与勘查现场和检验鉴定案件400余件。通过DNA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41次,通过指纹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22次。
神探不是独行侠爱与同事分享也爱与群众交流
在用粉末法显示并提取指纹过程中,如果遇到表面粗糙的客体,在用胶带粘取时会存在纹线断裂不连贯的问题,这是叶振飞和同事们长期在取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直到一次外部交流培训,叶振飞在和一位年轻民警聊天过程中,得知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而这次经历也让他意识到了一个提高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交流学习。
在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内部,叶振飞每次交班时,都会将他在案件中的新发现告诉同事。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他还会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案例教训以及在外出交流中获知的刑事技术最新成果做成课件,和同事们一起分享。这一方式激发了民警们的热情,大家轮流担任“小教官”,一起分析探讨案件。
内部交流有限,于是叶振飞便向领导建议,让刑事技术民警参加外部培训交流。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高新区公安分局刑侦署技术大队派员参加市内培训5次,省内培训3次,全国性技术交流会6次。
除了将自己的破案经验分享给同事、同行,叶振飞也乐于和群众交流。每次在盗窃案的勘查工作完成后,叶振飞总要给自己加一些“额外工作”——为周边群众讲解防盗技巧。他也成了辖区某小区的“知名人士”。
叶振飞告诉记者,该小区刚建立时频发盗窃案,曾经一段时间,早上一听到有盗窃案警情,他就有预感可能是那个小区发生的。从那时起,叶振飞意识到提高居民的防盗意识、改善居民家中的防盗设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根据小区的楼层、户型建议住户在何处安装防护栏,也会和物业管理人员交流小区安防措施的规划,细致到一根燃气管上的每一个防护装置的间隔距离。“与其事后去破案,不如做好事前防范,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叶振飞说,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工作,大部分现场勘查都可以在群众目光下进行,只要不妨碍勘查工作就行。有时候,居民、物业、居委会还会给警方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警方迅速破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