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3日,成都举行欠薪集中发放活动,97名农民工领到了被拖欠工资
本报记者兰楠 文/图
●257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257万余人(次)成为了法律援助受援人;近5年来,我省共受理了26万余件法律援助案件;为受援人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超50亿元。
●23个
目前,遂宁、达州、合江等市、县,已分别在新疆、广东、云南等地建立了23个较为成熟的驻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
●5728个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法律援助中心205个,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728个。
……
今年4月21日,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王丽到万源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了法律援助,5年来,通过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以往家庭暴力、虐待等并未纳入法律援助的事项,都被纳入了我省法律援助范围。
今年6月,张明在网上提交材料后,足不出户就申请到了法律援助,5年来,通过法律援助“实体店”“网店”和“12348热线”建设,群众享受“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已基本实现。
……
从“应援尽援”到“应援优援”,5年来我省257万余人(次)感受到了法律援助的四川“温度”。
家庭暴力也可申请法援
“这个案子的关键环节在于取证,马上带当事人到医院进行伤情鉴定。”记者来到梓潼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白林安正忙着受理一件虐待子女法律援助案件。
以往,因虐待导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项并未纳入我省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从2014年5月1日起,我省实行新修订的《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下称《条例》)。“新《条例》将群众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事项范围从六项扩大到十项,将劳务纠纷,家庭暴力、虐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伪劣产品导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见义勇为产生的民事权益请求等纳入了法律援助范畴。”白林安告诉记者。
而在2016年底,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降低了法律援助的门槛,逐步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教育医疗、房屋征收与补偿、房屋质量安全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同时,申请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也进一步放宽,各市(州)政府可依据《条例》的授权,将经济困难标准确定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或2倍以上执行。
2010年起,法律援助连续8年被省委、省政府纳入省级十大民生工程项目。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满足更多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是法律援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近年来,我省法律援助案件范围一再扩大,基本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
同时,我省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也进一步完善。我省推行“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制度,全力打造“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法律援助中心205个,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5728个。与此同时,法律服务机构代为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制度也在积极运行。全省836家律师事务所和1297家基层法律服务所成为法律援助的接待站、受理点和宣传窗口,在村(社区)、矿山、企业聘任法律援助联络员,向社会公布各级法律援助中心联系电话,形成了覆盖全省困难群众的工作网络。
鼠标一点法援“外卖”上门
从“应援尽援”到“应援优援”,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在创新中发展,在改革中奋进,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单位拖欠的工资,辞职后还能要回来吗?”“想要子女给赡养费,可以打官司吗?”近些日子,除了办案,省法律援助中心的法律援助律师郑慕琼多了一项日常工作——回答网友咨询的问题。随着我省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上线,郑慕琼的工作阵地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
近年来,省司法厅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今年6月,我省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其中,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部门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法律服务事项之一,也就是说,申请法律援助如今不用跑路了。
郑慕琼介绍说:“在平台的法律援助模块中,选择援助事项、填写基本信息、事项描述,再选择援助机构,申请人即可在线完成申请,并随时查看受理情况。这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的‘零距离’供给,改‘面对面’为‘键对键’,让群众就像点外卖一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不仅如此,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还成为了面向广大网友的普法平台。“什么是法律援助?”“哪些事项可以申请法律援助?”郑慕琼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类似的提问,而她的每一次回复都是一次普法。“让群众尊法守法,更要让群众懂法用法,让他们了解法律知识,用法律化解矛盾、解决问题。”郑慕琼说。
此外,我省还对“12348”法律服务热线进行了全面提档升级。据悉,我省21个市州均开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其中19个市州参与升级改造,13个市州已经完成。升级后的热线平台具有录音管理、报表管理等功能,实现24小时运行,法律援助渠道更加畅通。目前,通过法律援助“实体店”“网店”和“12348热线”建设,我省已织就了一张覆盖全省的法律援助服务网。
让农民工回家过好年
我省常年有2400余万农民工在外务工。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是法律援助的重点工作。“三年了,我终于拿到了工资。总算可以回家过个好年了。”今年1月22日在欠薪款集中发放活动现场,陈先贵一遍遍数着领到的欠薪,兴奋不已。2014年9月3日,陈先贵等人找到四川·成都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他们全是在都江堰市某农民安置房开发项目打工的农民工。此工程因为资金问题停工,128名农民工的工资被拖欠,欠薪近百万元。在法律援助律师帮助下,历时两年多时间,陈先贵等人于今年1月20日讨回全部欠薪,并于1月22日进行了集中发放。
2011年以来,我省开展“岁末年初为农民工讨薪专项行动”。仅2016年底到2017年初,在专项行动中,我省法律援助机构就受理了7318件涉及农民工讨薪或工伤赔偿的维权案件,为农民工讨回欠薪、工伤赔偿金2.82亿元。
此外,我省农民工中约1200万人在省外务工。为维护川籍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我省鼓励300万以上人口市(州)和百万人口大县(市、区),在川籍农民工主要聚集地,设立规范化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外地,我不敢轻易相信人,找到老乡心里踏实。”当川籍农民工蔡勇军找到遂宁市驻乌鲁木齐市法律援助工作站时,这是他说出的第一句话。
截至目前,遂宁、达州、合江等市、县,已分别在新疆、广东、云南等地建立了23个较为成熟的驻省外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川籍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协助办理法援申请、调查取证等服务,让法律援助更加“触手可及”,惠及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
贫困村来了免费法律顾问
日前,广元市昭化区柳桥乡的贫困村东山村村民拿到了一纸判决书,法院判决某建筑工程公司返还东山村村民委员会工程款51万余元。得知判决结果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个闹了几年的官司多亏了律师李清志,才能圆满解决。”
村民口中的李清志,就是昭化区司法局专门为贫困村东山村派遣的免费法律顾问。2008年汶川地震后,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了该村安置小区工程项目,后来由于工程质量、造价问题,与村民矛盾越来越大,最终东山村村民委员会将该公司告上法庭。村民对法律知之甚少,只有寄全部希望在李清志身上。这个纠纷,李清志一跑就是近3年。“通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我们证明了律师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公平正义。这份职业让我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李清志感慨说。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针对贫困群众、扶贫项目的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正在陆续打开。省司法厅要求,各地要把贫困人口基础数据纳入法律援助管理系统,贫困人员申请法律援助不再提供经济困难证明,享有“优先接待、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一站到底”法律援助服务。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优先安排贫困县法律援助接待大厅建设,加快贫困地区“12348”法律服务热线建设,在每个乡镇和村社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方便困难群众就近就便提出申请。此外,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还要积极为扶贫开发项目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基层司法行政机关要为重大扶贫开发项目建立人民调解室,及时排查化解拆迁补偿、拆迁安置、拆迁重建、证据保全、环境保护、劳动关系等方面的矛盾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