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在都江堰市度过。期间,我有幸在枪林弹雨中一同走过来的战友伟建和李明的倡导下,带着家人分别游览了青城山和都江堰(公园),感悟颇多。
先说说青城山:青城山素有“洞天福地”、“人间仙境”、“青城天下幽”之誉,位于都江堰市16公里。城外诸峰环绕,山上树木茂盛,山路两旁古木参天,浓荫覆地,群峰环抱,四季常青,故名青城山。青城山分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前山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后山自然景物神秘绮丽、原始华美如世外桃源。
初六一早,雾气蒙蒙,大家都有睡懒觉的习惯,我逐个叫醒他(她)们,各自忙碌准备着出发前的工作,9时整我们驾车向前山开去,约半小时到达了青城山门口,李明战友前来迎接我们,待我将车停好后庚即与战友喧寒了几句,抬头望去映入眼帘的一遍车的海洋,熙熙囔囔的游人,云雾缭绕的青城山。我们正式开始了一天旅行,大家挤上观光车来到山门口,又是合影又是单照,面带微笑,照下了祖国改革开放大好河山的美景,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底片。
青城山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道教多用三清(上清、玉清、太清)为自己的宫观命名,据说那是道教崇奉的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所住的天外仙境。青城山的主要特点是“幽”,著名作家老舍作《青蓉略记》,叹青城山“青得出奇”,是一种使人吸到心中去的“似滴未滴,欲动未动的青翠”。
我们通过检票口,了解到青城山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上清宫等。建福宫是游山的起点,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气度非凡,现尚存二殿三院。家人们雄赳赳气昂昂地沿着阶梯往上爬,放眼望去,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天然图画西距建福宫一千米,据说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这里苍岩壁立,云雾缭绕,绿树交映,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名“天然图画”。来到月城湖,乘船进入索道口,再坐上缆车好像孙吾空腾云驾雾来到距天然图画西两公里处的青城主庙——天师洞。走出站口,感到一股冷气伴着大雾泼身而来,像是走到另一个世间。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天师洞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致,其主殿——三皇殿中供有唐朝石刻三皇,殿内现存历代石木碑刻中最著名的有唐玄宗旨书碑、岳飞手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等。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小憩后我们又开始沿着先人的脚迹踏着石梯继续往上爬,目睹右上左下的游客川流不息,他们中有七八十岁的年长者,也有刚学会走路的幼儿,瞬间,我浮想联翩,要是自己的童年有这样好时代该多好啊!那个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和时间去游玩,旅游这个词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听说过,今惜之比,可以谈得上是翻天覆地。瞧见有的游人虽然大汗淋漓,还出现了高山反应仍气喘吁吁走着,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身感敬佩,我们都是大山走出来的人,道是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一直感到有些冷意而已。
很快我们走出天师洞,过访宁桥,是祖师殿,北面有朝阳洞、上清宫。据悉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青城四绝:洞天乳酒、洞天贡茶、白果炖鸡,道家泡菜。道家历来重视服食养生,他们采撷山中的果实和药物,用道家传统秘方酿造的这四种特产,风味独特。享受了洞天贡茶后,进入老君殿,依照道教习俗烧香拜佛,投币上贡,以求得家人安康,祖国繁荣。我们一路了解道教发祥之地,一边分享青城美景,不知不觉又走进了大赤天宫,穿过天宫,来到大道无極,再沿着雲间石梯好不容易终于登上了老君阁,环绕一圈,观赏道教天地美景,最后贡烧了一柱全家福香,祈祷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人安居乐业!下午沿路返回,一天的行程就这样结束了。
初九一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又去了都江堰。都江堰实际上就是离堆公园,据了解它初创于古蜀国开明王朝时期,完成于秦惠文王时,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民国防区时代为川军邓锡侯部黄隐江防军防区;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灌县设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区西北部,灌县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说明都江堰水利在该市所占位置的重要性。
进入大门,展现眼前的是龙嘴喷水,鲜花招展,道路两边溯有很多古代治水名人石像。再往前行,“都江堰實灌一千萬畝紀念碑”向世人招唤。都江堰的历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时代称“导江”,传说夏禹治水导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县,因灌江得名。因地处都江堰首,故名灌县。据《今县释名》:“汉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宁县,孟蜀改灌州,明改县”。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三国蜀汉置都安县,北周又增置清城县。唐代两县分别改名为导江县和青城县,元合并为灌州,明降州置灌县。1994年,获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城区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着许多文物古迹和传统名居,有二王庙、安澜索桥、城隍庙、伏龙观、灵岩寺、千佛塔等重点文物。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涛涛岷江出山口,地跨魏巍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阶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
离堆公园就是都江堰的缩影,我们再往里走,目睹上面建有伏龙观,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顺山势逐级升高。前殿陈列着1974年修建外江节制闸时从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吨。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圆雕石像,非常珍贵。后殿陈列有都江堰灌区的电动模型。伏龙观的左侧是宝瓶口,江水奔腾澎湃,气势磅礴,观后最高处建有观澜亭,两层八角,凭栏远眺,可见鱼嘴、索桥及岷江激流、西岭雪峰。公园里面有很多名小吃,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尽情分享。
在玉垒山麓有二王庙,是古代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绩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庙宇依山取势,层层而上,宏伟秀丽,四周古木浓荫,环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内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庙内石壁间刻有李冰治水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
我慢步在岷江上的安澜桥,行人川流不息,摇摇晃晃,感到有些悠然;安澜桥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一座索桥。据说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1803年)重修;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因在鱼嘴处建立外江水闸,把桥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乘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钢筋混凝土桩,桥身也缩为240米;远看如飞虹挂空,又像渔人晒网,形式十分别致。我站在鱼嘴,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及其作用,更是一目了然,真是伟大而壮观。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称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飞越发展,人民受益非浅,这项工程至今一直起作重大作用。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听说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他们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惊叹不止,都对它给予了高度的科学评价。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山、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获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众多,如龙池、虹口自然保护区距都江堰景区24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旅游设施完善。
都江堰市辖17镇2乡,49个社区委员会、333个村委会;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市政府驻灌口镇,总人口621980人。除汉族外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土族、侗族、瑶族、维吾尔族、满族、鄂伦春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分布。实际上本身长期生活在那里的少数民族及少,多半都是我们“13军”和其他异地迁居的同胞入住,特别是节假日为都江堰的经济发展注入不少生机。因为,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最适合人居住,所以,多数在阿坝州工作和条件较好的家庭在那里购买了住房,节假日都去那里消费,都江堰人俗称我们为“13”军。
今年的春节就这样欢度。通过对青城山和都江堰的游览,个人已为自己虽然是一名临近法定退休年龄的人了,但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一名政法干警,人民法院的一员,一名经过血与火洗礼的老退役军人,不能只管“敲钟吃饭,盖章拿钱”,浑天度日,无所事事;要对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不能丢,先人建造的名胜古迹不能毁,有责任和义务世世代代地传承与保护,对事业尽职尽责,力所能及,更好地促进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发扬光大,真正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作者:黑水县人民法院干警 曾云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