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把法治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由2013年的83%上升到2017年的91%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近日,记者来到四川采访,刚出成都双流机场,道路两旁的法治宣传标语就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4天时间,记者随同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组对市(州)年度依法治理工作开展考核,浓郁的法治氛围、富有成效的工作、科学的体制机制,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近年来,四川省委提出“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把法治贯穿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四川落地生根。
党委牵头揽总使法治工作最大限度调动资源
不打招呼,不预设路线和考核地点,考核组在到达后,临时抽签决定去哪个区县、乡镇。没有提前准备的抽查,让考核颇有一点“火药味儿”。
“年初制定的今年法治工作要点哪些完成了?哪些没完成?”“作为一把手,你今年是如何推动全区法治建设的?”在广元市昭化区,考核组询问区委书记陈正永。
“我主持常委会,安排会前学法,推动把法治工作纳入巡察,马上开展年终述法……”陈正永从容作答。
加强党的领导,是四川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的鲜明特点和基本保证。四川成立了省委书记任组长、专职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的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在省委办公厅设立省委副秘书长任专职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四川依法治省纲要》,21个市(州)党委书记是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逐步形成了党委牵头揽总、部门各司其职、条块紧密结合、纵横联动推进的工作格局。
“党委牵头揽总,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办公厅(室),使法治工作能最大限度调动资源,获得强有力的政治保证。”考核中,许多法院干警表示,过去,“执行难”“行政首长出庭应诉难”,光靠法院一家很难解决,现在党委主抓此事,难题迎刃而解。
2016年,四川将靠单个职能部门难以解决的生效判决执行、行政应诉、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刑事庭审实质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五大难题提到省委层面统筹破解。
“为了减轻基层负担,我们此次考核把和法治有关的专项考核整合在一起,一次性完成,其中就包括解决执行难情况、行政应诉情况和‘两法’衔接情况。从考核情况看,由党委牵头揽总后,这些工作推进成效显著,过去的老大难问题变得不再难了。”四川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办专职副主任邢林说。
考核后,考核组开列法治清单进行反馈,就如同一地一策的“处方”,帮助地方改进工作。考核结果全省通报排序,对排序最后三位和退步较大的市(州),由省委约谈问责。“这几项措施立竿见影,各级党委对法治建设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四川省委办公厅法治综合处副处长帅理说。
近年来,四川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出台加强党领导立法实施意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领导干部干预司法追责办法,对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作出实施性制度安排。
用制度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目标的关键。考核组的考核也把“关键少数”推动法治建设的履职情况作为考核重点。
“请谈一谈你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的实际事例?”考核组询问昭化区柳桥乡党委书记邢显锟。
由于考核组是突然到来,邢显锟没有任何准备。他思索了一会儿,说:“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受灾群众因搬迁建房17次上访,我带着干部接待,从74条意见中梳理出三方面内容。关于房屋工程质量,我们请设计院专家勘察解答;关于工程价款,我们推动向法院起诉,判决执行;关于贪腐举报,我们请纪委来调查,一项项核实,许多谣言不攻自破。每一次会议,我们都全程录音录像,防止有人‘翻烧饼’不认账。最后这起群访事件完全化解,我想,这就是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吧。”
在巴中市平昌县,县委书记蒲开文向考核组介绍县委常委会会前学法、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年终述职述廉述法并建立法治档案的情况。“理论、政策、法律,是领导干部必须学习的内容。除了学习,大家还结合实际,提出工作重点,上下对接,使中央要求和法律法规在基层落地生根。”蒲开文说。
翻开考核组制定的《2017年度市(州)依法治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表》,记者看到,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办公室主任任职期间因违纪违法被追责都被作为扣分项目,一旦发生,对考核成绩会造成很大影响。
四川省委提出,把领导干部推进法治建设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情况作为干部人事管理重要内容,记入法治档案,作为提拔任用重要依据;把履行法定职责情况作为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年度述法制度。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是要用制度保证‘关键少数’依法履职行权,用制度保证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通过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树立法治的权威。”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天宗说。
法治给基层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手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另一手还得抓住基层群众这个“大多数”。考核组每到一地,都会随机抽取前往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实地走访。考核组问得最多的,是这些年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在旺苍县白水镇白水初级中学,记者看到,法治教育融入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以法养心”,邀请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为全校师生以案说法;“以法养境”,组织家长学法,通过小手拉大手,优化家庭育人环境;“以法养行”,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园里没有霸凌,没有打架斗殴,连吵架斗嘴都很少。新闻里有时看到的体罚、虐待,在我们这里没有过。”考核组随机暗访学生,得到这样的回答。
随着“法律七进”的开展,四川全省5年来编印法治教材、读物1600种1000多万册;累计开展会前学法12万多场、法治考试20多万人次;聘请法律顾问3.7万人,培养“法律明白人”48万人,发放便民法律服务卡220万张。
“守法法如伞,违法法如剑。”在基层村(社区),“雪亮工程”全面实施,对主要交通进出口、岔口和重要建筑设施等设置智能化监控探头,并与公安派出所联网,农村治安明显改善。
通过5年强力推进依法治省,群众法治意识显著提高,遇事找法的越来越多。在广元市利州区法治广场,群众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公共法律服务。走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调中心,劳资纠纷、交通事故保险合同纠纷、家事纠纷、医疗物业纠纷等都有专门的调处力量,每个调处室都设立了专家库,当事人可以根据需求,抽选1—2名专家参与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成功的,经双方当事人申请,进行司法确认;不成功的,登记立案后,进行司法调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大大减少了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现象。
数据显示,全面依法治省给四川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2013年同比分别下降32.8%和27.3%;8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11.4%;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由2013年的83%上升到2017年的91%。
如今,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已经成为四川全省上下的共识和行动。 |